雷神的包裝氣孔中性大小,海綿磨砂感強烈,整體非常柔和光看膠面完全看不出與硬版雷神的差別,只有海綿的顏色變了如果說早期的硬版雷神更適合作為正手,那麼此軟版雷神就有了明確的定位,更適合反手其實我個人不那麼喜歡稍模糊的套膠,總感覺有點像膠拍完照之後,立刻試打初次試打底板為水滴Dicon,挺硬挺紮實的五夾打底4遍,沒有塗抹任何有機膠水和膨脹劑初上手,無任何驚豔之感很平穩的感覺,沒有啥出彩的地方撥球速度還行,彈擊都差沒關係,德蛋都差後來朋友嚷嚷著開盤,心想好吧,全面的試一試這一張雷神軟套搓球,穩,短劈長,穩,長,頂借力封擋,出球沒有滯後感,乾脆利落且伴有金屬響聲貼弧圈,這點需要提一下,真的非常穩拉以以前打慣了德系高密的反手手法來看,高密需要更多的撞擊,薄蹭出球質量欠缺,而雷神卻顯得檔位豐富,既可以撞擊也可以薄蹭,借助面膠充分的咬球感與海綿優異的彈性,原本反手不太會拉的我居然居然也不是什麼難倒。簡單感受:非常適合反手的一款套膠,在下旋球上的控制非常完美,完全可以用粘套的搓球方式將球送出,弧線低平而頂;在下旋和上旋的過度中也非常有數,小提拉有不錯的表現,發大力後,球的質量完全夠用,但是作為正手可能就覺得力道不足了。恰巧一朋友贈一支banda allround,我敲了敲,手感通透,薄,估計稍有震手之嫌,於是想考慮試試雷神軟套在軟五夾上的感受,便也貼在了allround的反手進行了試打初試了一下正手攻球,真震手。 。 。我在懷疑底板的支撐力能否撐起這塊雷神沒想到,我的擔心多餘了,雷神在allround上的表現比Dicon更好!反手每一板擊球都通透有數,每一個落點都打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發力輕鬆上手,出球毫無滯後感,讓我一改對德蛋的看法!藉力上借助雷神軟套海綿優異的彈性,在軟五夾的反手依然能頂住高品質的弧圈!碰巧那天也要試另一塊板子,反手是F1之前用雷神劈長,對方難拉出質量,易封堵;而F1劈出去的球,他居然可以沖掉我自言自語道:擦,搓球沒雷神轉。他居然聽到了,點了點頭說了句,是的 跟經典德套對比總結感受:雷神軟套海綿的絕對彈性非常好,不依賴底板的支撐力,且不需要任何膨脹效果,出球乾脆利落,雖然是蛋糕海綿,在撞擊,擊打時有高密的感覺,海綿和套膠的一體性很好,整體非常線性,在不發力的情況下套膠比較穩健,搓,擺,劈,拉都能做到手上有數,尤其在不太轉的側下旋的擰拉上,表現非常出色;速度並不慢,力量也並不夠重,但是用作反手,已經顯得游刃有餘。一些德蛋動作頻頻,推出了許多款新型套膠,藍火,銳煞,RK9,1Q,5Q,Evelution等等;整體性能也都比較接近,但是不得不說,德蛋和德系高密的手感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,都說德蛋不發虛,其實也不然,紮實的高密例如一閃,歐米茄2其實就比bara,X1等更紮實,然而能做到高密的速度,德蛋的旋轉與穩定,目前還是一道大難題。相較之下,Hexer系列已經比較成熟,但是任何一款作為反手都感覺還有所欠缺,不是稍硬就是手感發悶;5Q的旋轉和速度已經趨於一體化,但是卻需要底板提供支撐力;而雷神則更接近高密與蛋糕的融合,有速度,有旋轉,有節奏,同時又不需要底板的支撐力,確實更容易用越穩固,用越穩用。不過就目前的雷神軟套來說,力量方面還差口氣。在中等力量下的速度與旋轉的融合已經趨於完美,更適合歐洲人和國內愛好者使用,不依靠絕對的殺傷力,給你更多自由發揮施展的空間。然而如何在保持現有手感的基礎上加強海綿的後勁,我想這應該是JOOLA的下一個主題了。